全國免費熱線
0731-82042415
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|長沙元德電子科技
2018-07-04 00:52:35
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:電量-重量法
方法原理
一定量煤樣在氧氣流中燃燒,生成的水與五氧化二磷反應生成偏磷酸,電解偏磷酸,根據(jù)電解所消耗的電量,計算煤中氫含量;生成的二氧化碳以二氧化碳吸收劑吸收,由吸收劑的增量,計算煤中碳含量。煤樣燃燒后生成的碳氧化物和氯用高錳酸銀熱解產(chǎn)物除法,氮氧化物用粒狀二氧化錳除去,以消除它們對碳測定的干擾。
試劑和材料
1 堿石棉:化學純,粒度1mm~2mm;或堿石灰(HG 3-213):化學純,粒度0.5mm~2mm。
2 無水氯化鈣(HG 3-208):粒度2mm~5mm。
3 無水高氯酸鎂:粒度1mm~3mm。
4 氧化銅(HG 3-1288):線狀(長約5mm)。
5 氧氣(HG 3863):氧氣鋼瓶需配有可調(diào)節(jié)流量的帶減壓閥的壓力表(可使用醫(yī)用氧氣吸入器)。
6 三氧化鎢(HG 10-1129)
7 粒狀二氧化錳:化學純,市售或用硫酸錳(HG 3-1081)和高錳酸鉀(GB 643)制備。
制法:稱取25g硫酸錳,溶于500ml水中,另稱取16.4g高錳酸鉀,溶于300ml水中。兩溶液分別加熱到50ºC~60ºC。在不斷攪拌下將高錳酸鉀溶液慢慢注入硫酸錳溶液中,并加以劇烈攪拌。之后加入10ml(1+1)硫酸(GB 625),將溶液加熱到70ºC~80ºC并繼續(xù)攪拌5min,停止加熱,靜置2h~3h。用熱水以傾瀉法洗至中性,將沉淀移至漏斗過濾,除去水分,然后和入干燥箱中,在150ºC左右干燥2h~3h,得到褐色、疏松狀的二氧化錳,小心破碎和過篩,取粒度0.5mm~2mm的備用。
8 高錳酸銀熱解產(chǎn)物:制法如下
稱取100g化學純高錳酸鉀(GB 643),溶于2L水中,煮沸。另取107.5g化學純硝酸銀(GB 670)溶于約50ml水中,在不斷攪拌下,緩慢注入沸騰的高錳酸鉀溶液中。攪拌均勻后逐漸冷卻并靜置過夜。將生成的紫色晶體用水洗滌數(shù)次,在60ºC~80ºC下干燥4h。然后將晶體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話瓷皿中,在電爐上緩慢加熱至驟然分解,得疏松狀銀灰色產(chǎn)物,裝入磨口瓶中備用。
9 真空硅脂
10 涂液:磷酸(GB 1282)與丙酮(GB 686)以(3+7)比例混和。
11 硫酸(GB 625):化學純。
12 無水乙醇(GB 678)。
13 變色硅膠:化學純。
14 硅酸鋁棉,工業(yè)品。
15 帶磨口的玻璃管或小型干燥器(不放干燥劑)。